曲阳雕刻
曲阳文化旅游
建网站 199元/年

河北“曲阳石雕”代表性传承人:设计和品牌创新亟待提升

   2019-11-01 中国新闻网519
核心提示:)“面对市场需求趋缓、同业竞争激烈等压力,提升自主设计能力和品牌创新能力,已成为曲阳石雕产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刘红立在创作中。 刘玉峰 摄

中新网保定11月1日电 (记者 吕子豪)“面对市场需求趋缓、同业竞争激烈等压力,提升自主设计能力和品牌创新能力,已成为曲阳石雕产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日前,中国石材协会石雕石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曲阳石雕代表性传承人刘红立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据传,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流派代表之一的黄石公为今曲阳县人。他隐居深山著书立说,留下无字天书《雕刻天书》,并传给了曲阳黄山脚下的村民,使雕刻艺术在曲阳大地传承繁衍,并使之成为中国雕刻文化的发祥地之一。1995年,曲阳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雕刻之乡”。2006年,“曲阳石雕”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年50岁的刘红立是曲阳石雕产业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17岁跟师学徒,20岁任县国营石雕厂技术厂长,22岁被选送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深造。24岁时,贷款创办了曲阳京曲艺术雕刻厂,担任厂长,当年实现利润80多万元。此后,他成立了曲阳第一家中外(中英)合资企业、组建了集团公司等。2010年10月,刘红立投资5.1亿打造了“中国国际雕刻文化产业园”项目。
刘红立石雕作品《千手观音》,该作品曾获2010年中国玉石雕精品奖金奖。 刘玉峰 摄

“从最初的几个人的小厂,做到上千技术工人的集团公司,我是伴随着曲阳石雕产业的发展成长起来的。”刘红立说,曲阳的石雕产业发展壮大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据刘红立介绍,1980年后的十年间是曲阳石雕产业迅速发展的第一阶段,以生产中国传统石雕产品为主,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第二阶段是1990年后的十年间,以欧美市场为主;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今,城市建设的蓬勃展开,城市雕塑、园林雕塑需求量大增。

针对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趋缓的现状,刘红立认为,“民用市场需求、艺术品走进家庭是大势所趋。“然而,要保持曲阳石雕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正确面对和解决该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行业管理不到位,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流向市场,导致恶性循环,对‘曲阳石雕’这张名片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缺乏自主设计创新能力和缺乏专业创新设计人才的有效引领,很多石雕艺人照搬、照抄市场的‘大路货’,从而失去了市场竞争力。总体看,曲阳石雕行业的发展现状是,正在逐步脱离传统文化状态的模式,却又没有找到进入现代市场的创新性定位的发展方向。”

石雕工人在对大型石狮作品进行修饰加工。 刘玉峰 摄

为此,刘红立呼吁,曲阳石雕企业要注重“请进来”,聘请专业教授、同业石雕大师、知名专家等,帮助建设高水平的石雕创作队伍,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同时,鼓励、推荐和资助青年艺人“走出去”,到高等美术学院接受系统的艺术教育,进行国内外技术交流,开拓和提高创作思维及观念等。成立雕刻研发设计中心,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与帮助。成立石雕企业联合体,树立统一的石雕品牌,实施标准化生产,规范营销模式,制定营销价格标准及营销行为规范,反对恶性竞争,引领曲阳石雕产业和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注重石雕产品的文化包装,重点围绕“雕刻艺术节”“石雕文化节”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石雕产品的文化品位。

官方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后,曲阳诞生了5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及90多位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和万名雕刻技师。改革开放后,催生了从县城到羊平镇长达10公里的雕塑产业带。近年来,曲阳出台了全国首个《石雕石刻品》行业标准,规划建设了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中国曲阳雕塑文化产业园区,并联合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组建了“中国雕塑产业创新联盟”。(完)

 

资料来自【中国新闻网】,如需【更正 · 删除】请点击此处!

 
更多>相关信息
建网站 · 烟涛科技
曲阳县图书馆
河北省石雕协会
曲阳导航